发布“拴狗令”,为野生动物筑起安全屏障
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发布“拴狗令”,为野生动物筑起安全屏障
近日,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区内所有农户发出明确通知,通知要求请务必严加管束自家猎犬,禁止其自由进山,以防骚扰、伤害野生动物。这道特殊的“拴狗令”,旨在为日渐繁盛的野生邻居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。
山野欢歌,生态保护见成效
近年来,随着区域协同保护发力,保护区山林重现生机勃勃的景象。清晨,小树林中山鸡“喔喔”啼鸣此起彼伏,坡地上“喔喔”回应不绝于耳,奏响一曲生机盎然的“山林大合唱”。步入九月,区内野鸡啼鸣已成日常旋律,成群的野生动物更是自由奔跑于大地之上。这样难得的景象,正是保护区多年来坚持生态建设与野保措施的成果结晶。
自保护区成立伊始,保护区即成立专项行动组,对区内枪支、捕猎网具、各类陷阱及非法电网设备(俗称“电老虎”)进行了彻底清除,全域实施禁猎。这一系列举措为獐、鹿、麂、麝等野生动物构筑了安宁家园,它们甚至数次造访农家院落,呈现出一幅幅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。
“失业”猎犬变身“山林之患”
然而,全面禁猎也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——农家猎犬纷纷“失业”。它们日渐厌倦看门护院的单调生活,时常结伴溜入山林,追逐獐鹿、猎捕麂麝,肆意欺凌弱小生灵。护林员巡查中屡屡发现小型野生动物的残骸与散落毛皮,无声诉说着残忍事实。
更令人警醒的是,不久前,竟有成群猎犬将一只被咬死的野兔拖回农家院子,彷佛向主人“邀功请赏”。这一事件成为导火索。为遏制猎犬对野生动物的侵害,保护区果断决策,迅速推出了“拴狗令”。
“拴狗令”的发布,标志着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体系再添关键一环。从清除猎具到全域禁猎,再到如今约束家犬,管理局层层递进,为脆弱生灵构建起一张日益严密的安全网络。当猎犬被拴在守护家园的锁链上,山林中弱小的蹄声与鸣叫才能拥有不被惊扰的自由——这不仅是生态复苏的证明,更是人类为万物共生交出的诚意答卷。(王兆平)